close

html模版思想茶座|清明節讓人“欲斷魂”?原來歷史上它還有這一面


清明節自古以來都不是一個純然悲傷的日子,雖然慎終追遠是這一天的主題,但人們賦予它的價值和意義卻遠不止於此。


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傢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又是清明時節,詩人杜牧的這首《清明》不禁在腦海中浮現,畫面感極強的文字穿越瞭時間的閾限,默默地將今人與古人的情愁憂思串聯起來。對故人的緬懷不免使人惆悵,但輕風細雨、牧童酒傢卻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著悲傷的心緒。悠悠然中,對過往的追憶孕育出新的希望,在春天的田野裡抽芽,在“行人”的心田裡萌動。

貴賓幼犬飼料?

清明節自古以來都不是一個純然悲傷的日子,雖然慎終追遠是這一天的主題,但人們賦予它的價值和意義卻遠不止於此。

最初是“清明風”抵達的日期

?

“清明”是一個美好的詞匯。就個人而言,《禮記》中講“清明在躬,氣志如神”,認為如果具備瞭“清新明快”的特征,人的精神狀態就將猶如神明;而就集體乃至國傢而言,“政治清明”則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。我們的先賢將這樣一個詞作為節日的名稱,隱藏著頗有意蘊的思想內涵。

寵物食品?

實際上,清明節在唐代以前主要是與年度循環聯系在一起的時令節日,指“清明風”抵達的日期,強調季節或時間的變化,並與倚重自然因素的傳統農業活動相聯系,尚不具備祭祀列祖先賢的功能。西漢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稱,一年內有“八風”來至,冬至後四十五日條風至,再四十五日明庶風至,而後四十五日清明風至。八風分別相隔四十五天,共計三百六十日(一年)。東漢《白虎通義》指出,“清明風至,物形乾”,萬物在這一天具備雛形。所謂“清明風”,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解作“風也……東南曰:清明”。也就是說,東漢時人們將八風與八方聯系起來,每一種風對應一個方向,風向變化成為時間循環的標志,直接地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宇宙論特征。然而有趣的是,似乎由於是“雜傢”集體創作,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給出的另一個“清明風至”的日期卻與前述不同,為“春分後十五日”。這個日子與我們現在流行的清明節日期接近,而前者以四十五日為間隔的清明風至則要再晚一個月。但不論如何,“清明節”在理論上的根據都是“清明風”抵達的時間。

?

根據《四民月令》、《農政全書》、《農桑輯要》等書的記載,在這一養成萬物的日子裡,植樹、整治蠶室等傳統農業活動陸續展開。頗為有趣的是,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指出,在清明早上用開水清理井口、水缸,可以有效地減少夏季蟲害。賈思勰的記載顯然有其道理:清明時節蟲卵復蘇,此時以開水沃之自然可以達到殺蟲消菌的作用。看來,古人的智慧確然不可小覷!

?

山西省龍脊嶺介子推母子雕像 ?視覺中國

?

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啥關系

?

然而,這樣一個“清明節”是如何與掃墓、祭祖聯系起來的呢?清代毛奇齡在撰寫《辨定祭禮通俗譜》時便對清明“行墓祭禮”的起源產生疑問,認為“不知所始”。而從現存材料考察,清明祭墓活動實際是到唐代才真正出現。此傳統的形成,是唐人將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功能混合的結果。

?

寒食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,一般在清明節前一二天,其最早出現於《新論》等兩漢文獻的記載中。有關寒食節的起源,傳統史料給出的解釋非常統一,稱:介子推幫晉公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,重耳為重用其人而燒山逼之,不幸將介子推及其母親一同燒死。為紀念介子推,重耳將這一日定為寒食節,勒令此日不能舉火,隻能吃涼(寒)的食物。漸漸地,紀念高士介子推的寒食節承載瞭更廣泛的追憶先賢的功能,以服食寒涼飲食來切身感受失親之痛,並於是日行墓祭之禮成為重要的民俗。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在時間上非常接近,因此根據王溥《唐會要·休假》的記載,唐代時兩個節日常常會連在一起放假四五天,於是兩者在功能上也出現混同。更為“強勢”的清明節,在一定程度上剝奪瞭寒食節的祭墓特權。

?

然而,由於清明節從根源上來講並不是純然的哀思之日,因此在“接手”寒食節的祭掃責任後,依舊保持瞭積極向上的“節慶氛圍”。唐代詩人顧非熊《長安清明言懷》曰:“明時帝裡遇清明,還逐遊人出禁城。九陌芳菲鶯自囀,萬傢車馬雨初晴。”北宋理學傢程顥亦有詩曰:“莫辭盞酒十分勸,隻恐風花一片飛。況是清明好天氣,不妨遊衍莫忘歸。”清明“遊墳”踏青成為唐宋以降社會大眾的重要活動,上至帝王公卿,下至黎民百姓都樂乎其中。宋代孟元老的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,汴京有一處迎祥池,風景秀麗,但平日封閉,唯有清明節時才會“放萬姓燒香遊觀一日”。吳自牧《夢梁錄》、周密《武林舊事》則重點介紹瞭清明插柳、龍舟等風俗。其中尤可關註的是,即使是在男女大防極重的宋代,在清明節這一天,“婦人淡妝素衣,提攜兒女酒壺肴壘”,出城遊覽觀賞,大大方方地參與公眾活動。於是“不論貧富,傾城而出,笙歌鼎沸,鑼鼓喧天”。根據明代吳之鯨《武林梵志》的記載,為迎合大眾清明遊賞的需要,錢塘吉祥寺等寺廟還會專門舉辦花會,屆時萬眾矚目,“觀者如山”。這樣一個“狂歡”的清明節,或許會讓已經接受“欲斷魂”印象的人們大跌眼鏡吧!

?

以上的介紹凸顯瞭古代清明節的多彩,使我們又一次切身體會到傳統節日形態和功能的歷史變遷。今人心中的清明節往往顯得過於嚴肅,這當然與百年來社會結構和公眾娛樂方式的轉變不無關系,但也有傳統清明節功能的單一化、枯燥化、邊緣化等原因在內。

?

移風易俗不能剝離文化內涵

?

近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研究早已證明,節日在社會凝聚力、民族和國傢向心力、文化認同方面的塑造功能是無可比擬的。對於像清明節這樣重要而具有久遠歷史的傳統節日,我們應該好好挖掘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。

?

值得註意的是,傳承不等於簡單復制,在新時期也要結合時代特點移風易俗。時下,一些地方推出的“直播代客祭掃”等新的祭掃形式引發不少討論,怎麼看待這樣的創新?在我看來,傳統中有些做法的確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環保和快節奏的要求,采用新的形式無可厚非。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如果剝離瞭清明的文化內涵,那麼形式上再創新也隻是一種敷衍,無法實現節日本身的價值和意義。事實上,《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》談及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,在要求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同時,也明確提出要形成新的節日習俗。

?

就清明節而言,在移風易俗的前提下,我建議重視以下兩個方面。第一,對於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做進一步挖掘,普及相關歷史知識,通過民俗活動等形式,展現中國人慎終追遠等生命觀。第二,將清明“祭祖”的范圍擴大,在鼓勵以“傢庭(傢族)”為單位進行追憶活動的同時,希望各地相關部門亦能組織對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(嶽飛、文天祥、史可法、鄧世昌等)進行緬懷寵物零食,以“共同記憶”凝聚國傢認同,以追憶先賢激發民族復興自信,從而讓清明節在恢復“古韻”的同時承載新的價值和功能。

?

(作者單位: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)

150B698218FB95D2
arrow
arrow

    txl634m0a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